班主任的“包容”
福安一中 林擁鋒
當班主任要有好心態,當好班主任更需要好心態,當高三班主任沒有好心態,你會很狼狽。
那還是我的第一屆高三,6月9日上午畢業典禮的一首《啟程》,落下14屆高三的帷幕。送走學生,沒有留戀是假的,但我更多的是欣慰——且不管高考成績如何。原因有二:一是這一年來,我對學生盡了最大的責任;二是這一年來,我沒有對學生發過一次火。一,是二的前提,如果沒有一,“包容”就是“縱容”。
包容,首先要端正心態,“包容”自己。從高一的重點班,到高二的平衡班,再到高三的普通班。分班的結果是,好的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成就感越來越弱,挫敗感越來越強。同事們安慰說:這有什么,學生們就像春天的韭菜,掐了還會冒尖。我堅信不疑:學生仍會優秀,因為我仍然優秀。高三一開學,我就看到了高考,我經常對學生講的一句話是: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事實如此,一年下來,我這個班沒給學?;蚰甓沃圃烊魏温闊?。
并非這一年沒有讓我生氣窩火的事。班上照樣有人遲到,甚至有人逃課,照樣有人懶于運動,照樣有人消極值日、亂丟垃圾,有人自習聊天、上課睡覺、不交作業,有人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有人六門功課大紅燈籠高高掛還玩世不恭、嘻皮笑臉……這些事情幾乎每天都要發生,除非你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要不要批評教育?算了,高三了,你還管,吃力不討好啊,小心給你個“差評”,連職稱都得掛著。但教育始終是個良心活,不由你不管,當然得管,還要管好。我有二字絕招:一“忍”,二“笑”。實踐告訴我,這是真理。因為“忍”字頭上一把刀,“笑”里也能藏著刀。學生犯了錯,數落一頓很容易。對不常犯錯的學生來說,也許能立竿見影。但往往犯這些小錯的同學,都是“慣犯”,已經習慣成自然。施以普通的說教,給你面子的,點頭稱是,轉頭依舊;脾氣大的,以為你這是少見多怪、吹毛求疵、拿著雞毛當令箭,你會很下不了臺。我班上一“高富不怎么帥”,就是上課經常睡覺、自習常找女生聊天的主。剛開始勸他兩句,他還不吱聲,第二回再找他,他就很煩躁的大聲爭辯:“我哪有?”跟你急,死不認賬,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后來,我再發現他犯毛病,就拼命忍住不說,笑著用眼睛盯著他看,看到他發毛為止。第二天,調侃著對全體同學念名言:今天的哈喇子將成為明天的眼淚,云云。效果真的不錯。還有一厭學學生,問他為啥遲到。他振振有詞:“吃早飯,不吃早飯胃疼,不信你問我媽?!比绻悄?,你生氣嗎?不生氣才怪!但你要跟他理論,說什么遲到跟早飯沒關系什么的,能講得通嗎?明明就有關系嘛!針尖對麥芒,誰也嬴不了。所以,我能做的,只有笑笑,走開。過半個小時,忘了它。也許這時羞愧的是他,你什么也沒有?;蛟S,下周的班會課上,你會想起這件事,會輕描淡寫地在全班學生面前提到這事,大家也只是一笑了之。而后,誰也不好意思拿吃飯的理由為遲到開脫了,盡管他真是不吃飯會胃疼。
前面講的兩例是男生,男生皮厚不記仇,你可以這么做。女生是萬萬諷刺不得的,搞不好恨你一輩子。女生更需包容。文科班的女生之間少不了摩擦,其實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處理不好,就是破壞班風的大事。運動會踩街方陣表演方案,兩個女生對服裝意見不統一,在我面前互相指責對方沒眼光。我當然無法作出評判,更不能說她們不團結。于是第一反應就是找個借口“溜之大吉”。但當天晚自習和第二天,我分別找了她們,聽她們對彼此的真實看法,希望她們能為班級利益主動找對方,商量出一個性價比最高的方案。然后,當著全班,我表揚了她們具有為集體榮譽而戰的精神,事后這倆女生竟成了“閨蜜”。其實女生之間的矛盾,很多時候都可以打感情牌,讓她們覺得最可憐的是班主任你。只要你分別對她們說:你和她都是我最欣賞的女生,你們鬧不愉快讓我很為難。類似的話,往往能把她們的矛盾扼殺在萌芽狀態??傊?,帶文科班兩年,我班上的學生之間絕對可以用“融洽”來形容。
開心笑,不開心也笑,我已經練就一個職業性的微笑來跟學生交流。高考那兩天的“迎來送往”,笑得我臉部肌肉酸疼。記得有那么一兩次,頸椎疼得不行。一女生問我,這兩天是不是不開心,怎么都板著臉孔。我更加認識到,笑,對高考前的學生來說有多么重要。
教育的確是個良心活,用笑來包容學生,有時不得不委屈地偽裝自己。但,畢業季,學生給你真心的道謝和擁抱時,你的笑就會是由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