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努力實現減負提質目標,2021年11月16日,由福安市教師進修學校舉辦、福安一中承辦的福安市初中“壯腰工程”學本成果轉化第一階段語文科觀摩教研活動在福安一中老校區初中部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優化學本教學設計,提高學習課堂效率”,全市各中學語文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福安市實驗中學劉建華老師和福安一中初中部康寧老師同課異構《植樹的牧羊人》一課。
劉建華老師立足課堂,緊扣單元學習目標、學生學情,從關鍵詞語入手,以品讀文本為抓手,帶領學生落實學習任務。從學法指導到行文思路再到重點語段賞析,步步深入,探索文章主題。
康寧老師的課堂通過單元學法的指導,促進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同時通過兩個主線問題的分析,引導學生感知隱于文中的深刻內涵。充分發掘文本的人文要素,發揮語文學科的思想導向功能。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兩位教師通過“同中求異”“異中求異”的比較和碰撞,充分顯示不同的教師對于同一教材的不同理解和把握,以及不同教學策略下產生的不同學習效果。
課后,福安教師進修校李華老師主持了評課。大家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對兩節課的設計進行點評。
福安教師進修校中學教研室繆堅主任強調,當前語文教學工作的落實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所有語文教師都應努力促進生本課堂中“教為主”向“生為主”的轉變,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構建起合作學習的課堂,發揮學習合作體的力量。語文課應著重抓住語文素養和鑒賞能力的培養,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智慧與策略,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
福安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王小平老師從語文要素、語言能力建構、人文主題等多層面予以點評,她強調語文的學習應為學生搭起有效的支架。在落實好語文知識要素的基礎上,從人文要素中,挖掘更多,并引入外部資源,開發文本主題,培養語文素養,讓學生做到知一篇而讀一類,窺一點而知全貌,實現每一堂課都真正學有所獲。王小平老師還提出落實課堂學法指導、實現合作探究方法、貫徹學生主體地位,認為這才是身為語文教師應努力的方向。
本次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實現壯腰工程培訓成果轉化的同時也為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創設了一個良好平臺,充分調動教師們教學與教研的積極性,對提升福安市語文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
供稿|老校區初中部
編輯|康 寧
初審|陳曼山
復審|朱壽春、陳 雄
終審|陳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