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福安一中在課程建設上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任務,制定課程發展規劃,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創造性地構建校本課程體系。我校校本課程體系堅持科學文化素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相互促進、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相融、基礎素養與拓展探究兼顧、多元化與特色化并重。學校根據辦學理念和地緣特點,構建由基礎素養類、拓展深化類、實踐探究類三個層次共計80多門課程組成的綜合課程體系,建立完善的課程開發、建設、管理與評價機制,形成校本課程綱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四個維度開展課程的全周期管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理控制學生的課業負擔,實現減負增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部分特色校本課程介紹
* “科技創新”主題校本課程群
* 擊劍的攻防與實戰
*體育舞蹈
*體育與健康(籃球模塊)
* “雕塑”主題校本課程群
* “茶葉”主題校本課程群
* 銅管樂演奏
* 合唱
* 書法審美與實踐
* 素描·造型藝術
* 視聽課程
* “廉勤“主題教育校本課程
※ “科技創新”主題校本課程群
我?!翱萍紕撔隆敝黝}校本課程群下,設有《從物理到科創》《從化學到科創》《從生活到科創》《從研學到科創》《從創客到科創》五個子校本課程,該課程群從生活出發,以學科知識為載體,融合了社會實踐育人理念,以“做中學、學中做”為活動導向,通過問題研究、任務分解、項目設計、模型搭建、數據實證、評價分享等環節,力行“自己動手,改善生活”,培養和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充分感知細節、勇于嘗試變化、執著追求成果、精細應用工具、專注靜心打磨”,促進學生全面又有個性發展。
學?,F有福安市級科普工作室3個,分別為:呂少永科普工作室、李文鈴科普工作室、李媛科普工作室,校級工作室2個分別為:呂少永創客工作室、綜合實踐工作室。
我校師生參加科技創新、創客等相關賽事,獲得全國獎項3個,省級獎項23個,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6個,軟件著作權2個,呂少永、李媛老師均被評為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十佳科技輔導員,為我校實現對學生的“智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擊劍的攻防與實戰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劍類體育運動項目,擊劍的攻防與實戰訓練能鍛煉人的反應協調能力和靈敏性,提高人的專注度和縝密思考能力,增強人的意志品質,形成冷靜、沉著、觀察的良好習慣。
擊劍校本課程是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的結合,是運動競技與健康教育的融合,近三年,校擊劍隊及其成員獲得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獎項6項,并在2019、2020年連續兩年獲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擊劍展示活動團體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囊括該項賽事所有比賽項目第一名。
※ 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課程讓學生了解花球啦啦操、街舞啦啦操、拉丁舞等形式多樣的體育舞蹈,掌握體育舞蹈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運動意識,磨煉學生意志,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提高和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學校啦啦操隊以全場最高分取得了2021年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寧德賽區)啦啦操聯賽暨寧德市兒童青少年啦啦操錦標賽高中組第一名。
※ 體育與健康(籃球模塊)
籃球運動是一項圍繞高空展開立體型攻守對抗的集體性、綜合性活動,它對培養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和團結協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校本課程《籃球快攻與轉換》課程面向對籃球運動具有更高層次需求的學生開設,將他們發展成為優秀籃球運動員,備戰省、地、市舉辦的各類高中生籃球比賽,為高校輸送優秀籃球后備人才的同時,也帶動了學校的體育氛圍,為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創設了良好的平臺。
從1976年開始,福安一中組織多名學生參加籃球訓練,并帶隊參加縣級以上籃球對抗。1985年福安一中培養的籃球隊員代表福建省參加全國賽事。40多年來,籃球校本課程從未間斷。2018年我?;@球隊獲福建省三對三籃球賽高中組二等獎、省中學生籃球聯賽三等獎,2019、2020年我?;@球隊連續在福建省青少年校園籃球聯賽暨中學生籃球錦標賽中獲男子組福建省二等獎,籃球教練王昊宇老師獲福建省中學生籃球聯賽(高中組)“優秀指導獎”,2019年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狈Q號。
※ “雕塑”主題校本課程群
我?!暗袼堋敝黝}校本課程群下設有《造型基礎與雕塑語言》《綜合材料創作與觀念表達》《雕塑之立體構成》三個子校本課程,從三個不同角度引領學生認識雕塑、學習雕塑,課程成果同時也運用到新校區文化建設中,校園雕塑《律動》《質》《搏》《蓄》《融》《專注》《夢之翼》《筑夢》系列以及藝術樓的名人雕塑都是由本校師生設計并創作的,運用抽象、象征、隱喻等表現手法,突出思想審美,既達到裝飾美化校園的作用,又提升了“美育”的效果。
我校學生張文宇、陳薇羽等六位同學的雕塑作品入圍2021第四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U18高中組 | 山西·大同雕塑博物館。
※ “茶葉”主題校本課程群
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節,福安坦洋工夫紅茶在1915年就已獲得巴拿馬國際金獎。茶葉作為福安當地的特色產業,我校的“茶葉”主題校本課程群下設《茶藝·生活美學》《福安茶文化》《茶葉與社會實踐》三個子課程,分別從生活美學、茶文化、綜合實踐角度入手,引領學生認知坦洋工夫及各類名茶,培訓茶藝表演并在教師節頒獎活動中向老師敬茶以表感恩,設計茶席,學習福安當地茶文化、參加采茶、制茶社會實踐等,使學生全方位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并使茶學得到有效傳承。
我校學生王也的科技項目《人間日月短,壺里乾坤大--關于紅茶的思考》獲得第30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課程成果《一種茶葉萎凋機構》正申請專利。
※ 銅管樂演奏
1988年學校組建銅管樂隊,迄今已走過30多年的歷程,是學校重要活動的一道亮麗風景。校管樂隊不僅為福安市及學校的重大慶典和演出做出重要貢獻,而且獲得了省市一二等獎的佳績,入選“省級百個中小學生樂團”。
本課程以樂隊為單位活動,讓學生學會演奏管樂器及其相關的樂理和樂器知識,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
※ 合唱
合唱作為音樂表演的一種常見形式,集教育、審美、愉悅等功能于一體,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藝術素質。合唱課程在我校的開設也有20多年的歷史,除了每年一次的校文化藝術節上的班級合唱比賽和班歌演唱比賽外,校合唱隊也多次獲得省市獎勵。2002年、2012年,學校喜迎百年校慶和110年校慶,分別舉辦了大型文藝匯演選拔賽。話劇、小品、合唱、獨唱、管樂隊、舞蹈等節目精彩紛呈,為兩屆校慶增色添彩。
校合唱隊獲得福建省青少年合唱優秀組織獎,合唱隊作品《布谷鳥唱了》榮獲2015年福安音樂周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合唱比賽一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鋼琴伴奏獎。2019年《雪花的快樂》再一次榮獲第十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合唱比賽一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指揮獎,優秀鋼琴伴奏獎。
※ 書法審美與實踐
漢字書法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國歷代書法家皆強調書法的獨特審美功能,《書法審美與實踐》校本課程根據中學生的學習目的和特點,將書法史與鑒賞經典名作融入書法實踐中結合青少年自身的需求,寓教于樂,融美育、德育于一體,既提升了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又很好的提升了校園的德育氛圍,學生在了解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在一筆一畫的練習與實踐中培養認真負責,一筆不茍的精神。
書法作品《守望蘭亭》入選福建省第四屆書法篆刻展;書法作品獲寧德市《頌黨恩 跟黨走》中小學師生書法展一等獎、二等獎。
※ 素描·造型藝術
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并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而存在;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于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素描可以鍛煉造型技巧和正確的觀察方法及表現方法,成為各類創作的起點和前奏,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是決定一切繪畫和創作的成敗因素之一。
校本課程《素描·造型藝術》通過用色或簡單的顏色的工具描繪對象的輪廓、體積、結構、空間、光線、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本課程可以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尤其對美術個性特長學生的因材施教與國家特殊培養方向具有獨特的意義,同時學校也通過舉辦“建黨100周年”美術作品展等美育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愛國情懷,隱形地實現了課程的德育功能。
2021年有8名學生被美術類院校錄取,其中4人被985高校、頂尖藝術類院校錄?。ㄉ綎|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美院、中央美院);2人被211等知名高校錄?。ǜV荽髮W、山東工藝美院)。
※ 視聽課程
我校廣播電視臺下的學生視聽課程從2000年秋季開設至今,每天通過校園電視網絡開設30分鐘以時政熱點視頻為主要內容的時政熱點教育專題課程,同時以視聽課播放內容為載體開展“時事新聞知識問答競賽”、“我認為的年度十大新聞”等活動。2018年起視聽課向深度和綜合性拓展,在高三各班開設跨學科綜合性校本課程“熱點探究課”,由思政課教師牽頭,聯手其他學科教師,引導學生用多學科知識解讀熱點,拓寬學生視野。
※ “廉勤”主題教育校本課程
開閩第一進士、福安歷史名人薛令之廉潔清正、勤學耕讀的精神以及父慈子孝的家風在當地賡續傳承。
學校深挖名師團隊廉勤典型,建設廉勤團隊。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紅色革命文化資源,積極提煉、展示紅色革命文化中的廉勤元素,開展“廉勤”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將“廉勤”文化融入課程體系。學生通過學習、感悟、實踐,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修身、誠信、孝親、勤儉、民本、公廉”等精神內涵。賦予教育以新意,在潛移默化中讓“廉勤”文化精神成為校園主流。
紅色革命文化中的廉勤教育課
孝親頌讀課
我校依托入圍“勵志校園、感動福建候選人”的2021屆高三學生郭宇輝的感人事跡開設德育公開課,宣傳“廉勤”,營造良好的德育校園氛圍
學生到廉村開展“廉勤文化”社會實踐的同時聽了一節“麥田里的物理課”
了解薛令之故里廉村的廉勤文化及辛勤勞作實踐課
供稿|校本部教務處
文字|李 錚、趙衛星
編輯|陳 焰
初審|李 錚、陳曼山
復審|繆向光、陳 雄
終審|陳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