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26日,由福安市教育局主辦、福安一中承辦的2021年福安市省級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區教學開放活動暨寧德市省級示范建設高中教育共同體教學開放活動在福安一中溪北洋校本部舉辦。本次教學開放活動旨在推進“雙減”落實,發揮省級示范建設高中福安一中在建設“新課程、新教材”省級實驗區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交流和展示福安一中“雙新”工作的新經驗和新成果。福安市教育局、福安市教師進修學校領導,福安一中教育共同體學校周寧一中以及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福安二中、福安三中、福安六中、福安八中、福安市高級中學教師代表參加了現場活動。本次活動實現線上線下融通教研,采用了企業微信平臺進行直播,與政和一中、壽寧一中、周寧十中等福安一中教育共同體學校進行了線上線下同步互動。
開幕式
11月25日下午,福安市教育局局長林成增、福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陳錦華、福安市教育局中教股負責人劉銳華、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校長肖驍和福安一中校長陳平生出席了開幕式。林成增在開幕式上致辭,福安一中副校長繆向光主持了開幕式。
活動的首場講座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中國特色教育優秀教師、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校長肖驍主講。講座以“教育情懷與專業發展”為主題,肖驍從教師課堂教學、教師職業道德與溝通能力、學校安全教育等方面分享了多年的教育教學心得以及工作經驗感悟。福安市教育局局長林成增和一級班子成員、全市中小學校校級班子成員聆聽了講座。
交流與展示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政治、歷史和美術分別以學科為單位,形成了八個活動專場,每場活動既有正高級教師或名師的專家講座,又有廈門、福安的骨干教師示范觀摩,還有課后評課交流,形成了教研互動探究新教材,教學評一體探索新課程的新氣象。
語文
圍繞經典課文《拿來主義》,福安一中陳國花老師和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李珊珊老師展開了精彩的同課異構。前者注重師生交流,引導學生明確課文的論證結構,準確把握“拿來主義”的深刻內涵;后者大膽創設情境,讓文本與當下現實對話,使學生領悟課文針砭時弊與幽默諷刺的藝術風格。
福建省正高級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福建省“三八”紅旗手、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副校長張萍開設了專題講座《SOLO理論關照下“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課堂學習評價及其應用——以<鄉土中國>為例》。張萍基于課堂觀察評價理論,介紹了她和她的學校團隊在《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的研究心得。張萍以她深厚的理論基礎、扎實的教學實踐與豐富的學習成果,比如思維導圖在作品分析中的運用,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等等,深深地啟發著與會教師,為實施新課程、用好新教材提供了一份極富意義的樣例。
數學
福安一中張忠老師和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黃海聰老師開設了主題為《函數的零點和方程的解》同課異構公開課。張忠按照新課程理念,以“概念—定理—應用”的線索展開,逐步滲透化歸與轉化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和數學結合思想,巧妙地啟發了學生通過直觀想象領悟函數的本質。張忠在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破難點,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黃海聰能把握新課程理念,注重概念的產生、發展的過程,通過問題串,層層遞進、抽絲剝繭、順其自然地揭示函數零點存在性定理的本質。黃海聰在教學中注重培養思維的嚴謹性和縝密性,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概念辨析,領悟定理的實質,學以致用。
省片段教學一等獎、省說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福建省肖驍名師工作室成員石明榮老師的講座《把握新教材,提高有效性》,深入分析了新舊教材的變化,指出新教材雖然知識點基本不變,但展示順序有變,呈現角度有創新,在日常教學中,應以教材知識點為根本,吃透教材;高考命題雖然取材廣泛,但大多源于教材卻又不拘泥于教材,甚至高于教材,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拓寬思路,要將教材上的單元章節知識點與其它章節知識點相結合,要將教材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合理設計試題、選擇試題,形成對知識認識的新高度,打開學生思維,解決學生思維僵化、定勢問題,提高教學實效。
英語
福安一中劉華老師和福安六中李麗芳老師開設了主題為《選擇性必修二Unit 1Listening and Speaking (workbook)》的同課異構公開課。兩位老師在教學設計中融入了新課標的理念,不僅讓學生學習了語言知識,訓練了語言技能,培養了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并且向與會老師展示了新教材聽說版塊的教學新思路。在課后的點評與交流中,與會老師和專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進一步拓寬了老師們教學設計的思路。
泉州市名教師、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副校長陳美華的講座《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和新高考評價體系及新高考卷,用生動而平實的語言告訴老師們新課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的。
物理
福安一中黃盛凱老師和福安六中陳銳祥老師開設了主題為《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的同課異構公開課。黃盛凱在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層層遞進,三個探究問題從簡到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理論聯系實際,并學以致用。陳銳祥老師使用自制的磁感線教具,讓教學難點直觀化,化難為易,課堂氛圍活躍熱烈。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福安一中黃以明老師的講座《新課程新教材與高中物理教學》,對新課標大綱與新教材特點做了詳細地分析,闡述了新課標物理教格對學生能力幫助的主要表現以及新課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方法,還探討了實施新課程物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其道路雖不平坦,但在互動碰撞過程中定能走出坦途。
化學
福安一中顏樂教師開設微項目《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的公開課,層次分明,問題導向,實驗創新。以感知含氯消毒劑的發展歷程、氯族價態二維圖、“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次氯酸見光分解為項目,多個問題貫穿整節課。課上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實驗應用到生活。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唐慧慧老師開設《探秘含氯消毒劑》的公開課,注重學科的理解,從分類、預測性質、驗證猜想、符號表證等幾方面建構本節課堂,給學生機會選擇適宜的試劑根據自己的猜想來設計實驗。
正高級教師、援疆支教名師、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黃一文老師開設了專題講座《“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的重構》?;谛抡n標,用好教材,迎接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黃一文老師認為高中化學課堂的重構可以從專題、話題等角度展開,化學課堂的重構應注重知識關系、認識思路、核心觀念等。教學設計方向,黃一文老師提出了逆向設計,以終為始的觀點。
思政
福安一中鄭凌老師和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傅玉真老師同課異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兩位教師在授課中堅持立德樹人,能夠落實好學科素養,以熱點時政為情境載體,注重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必備知識梳理清晰,很好貫徹了新課改理念。
福安一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陳平生,黨總支副書記鄭秋香走進思政課堂聽課。陳平生在聽課中認真做筆記,還特別關注了學生的聽課狀態,課后與兩位思政教師進行了交流。
骨干教師、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黃小蓮老師開設了專題講座《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思政課堂有效性的探索》,為與會教師提供了“雙新”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歷史
福安一中王豐老師和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李詩強老師同課異構《兩次鴉片戰爭》。王豐帶領學生深入探究鴉片戰爭中人與事的細節之處,感受侵略者的無理野蠻和清朝統治者的無知顢頇。同時,通過問題設置,制造戰爭性質的認知沖突,在批判性的辯駁中洞察時代之變與戰爭的侵略本質。李詩強則從戰爭的背景、影響、反思三個維度進行授課,借助戰爭性質的互動探究推進論從史出批判性學科思維的培養,并借助“兩個一百年”論述幫助學生樹立“強國有我”的理想信念。課后,來自于福安各校的老師圍繞統編教材教學、學科素養落實等視角對兩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黃炳秀老師從史料運用、家國情懷視角對兩節課優點與不足做了總結。
青年骨干教師、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黃炳秀老師的講座《高二歷史新教材的教學探索》,從“雙減”政策、高考評價體系、學科課程標準等國家頂層設計出發,對今年我省高考命題的特點與趨勢進行了精彩解讀,并以此為視角對統編高中歷史教材提出自己的教學主張。講座貼近日常教學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操作性。
美術
福安一中劉江楠老師開設題為《平凡者的創造——隸書之集字與創作》公開課,通過賞析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隸書匾、額式橫幅作品,強調了匾額書法特點,現場示范了創作全過程,同學們在學習后進行動手創作。最后以小組自評、互評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隸書中呈現的獨特審美表現,培養同學們的審美情趣。這節公開課將書法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傳承與發展傳統書法藝術,增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本次教學開放活動精研“新課程新教材”,主題明確。專家講座提綱挈領,既有理論指引,又有實踐案例。每一節示范觀摩課都將“雙新”與“五育”相融,各學科還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使課堂頗具多元特色,為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的學科素養落地和關鍵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評課交流更是讓同行思維碰撞,而線上線下融通教研使輻射面積更寬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