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智慧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推動我市信息化課程改革,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2022年1月6日至7日,由寧德市教育局主辦、福安一中承辦的2021年度寧德市信息化教學(高中專場)開放活動暨福安市信息化教學開放活動在溪北洋校本部舉辦,活動部分內容通過企業微信線上直播。
本次活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慧課堂教學”為主題,邀請福建省電化教育館專家鄭麗平和福安一中特級教師繆向光開設了2場專題講座,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和信息技術四所學校的七個學科教師開設了19節觀摩課。來自寧德市級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實驗校)、市級數字(智慧)校園、創客教育或人工智能教育試點校的教師代表以及寧德、福安各中學的教師代表共計百多人參加了本場活動,共同探索智慧課堂建設,交流課堂改革經驗。
省電教館專家鄭麗平老師的《大單元教學與智慧教研》講座,從傳統教學的現狀談起,從真實性、要素關系、主動意義建構、小組合作、教學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大單元教學的特征、內涵、實踐。講座內容深入淺出,既有前沿理論又有實踐案例,在信息化2.0背景下真正做到指導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智慧教研從時空統一、主觀、經驗、總結性、權威性等方面推薦了平臺應用,給學科教研、課堂觀察、個人教學反思、同行互助等教學教研活動插上了翅膀。聽完講座,與會代表的感受是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深受啟發與觸動。
福安一中副校長繆向光老師的《“五環雙優”課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講座,從教育正在發生的五種變化及教師面臨的五大挑戰的大背景出發,從“五環”教學模式的提出及發展歷程、“五環”教學模式落實五育并舉、“五環”教學模式融合信息技術、“五環”教學模式的成效、“五環”教學模式的持續探索等五個方面介紹了福安一中“五環雙優”課堂教學改革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對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特色經驗。
觀摩課上,各科教師充分運用豐富的人機交互方式、生動的多媒體內容演示,便捷的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信息技術,詳細分析學情、開展教學活動,為與會教師展示了一場高水準的高效智慧課堂。
語文
語文學科,福安一中鄭夏薇老師在高二年級開設《五石之瓠》,福安市高級中學廖萍老師在高一年級開設《從“歌”情中找“畫”意——高一記敘文寫作指導》。集備活動主題為《信息化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鄭夏薇老師的課,運用智慧課堂設備實現學情快速反饋,學習材料便捷接收、推送,使教學能順暢地逐層推進,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廖萍老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抽簽問答,活躍了課堂氛圍;通過播放歌曲來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歌詞的沉浸式品讀中領悟記敘文寫作之道。
福安一中鄭夏薇執教《五石之瓠》
福安市高級中學廖萍老師執教《從“歌”情中找“畫”意——高一記敘文寫作指導》
數學
數學學科,福安二中青年骨干教師羅燕平老師給大家展示一節智慧課堂下的數學課《再探函數y=x+1/x的圖象》。羅老師借助智慧課堂的技術輔助功能,將抽象的數學圖形和概念制作成直觀形象的動畫,在數學課堂中借助《超級幾何畫板GeoGebra》,讓學生使用小平板,師生共同動手操作,猜想,驗證, 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
福安三中繆勇教師給大家呈現一節數學意味濃厚的精彩課例《基本立體圖形》??娎蠋熗ㄟ^北京夜景和兒童玩具引入新課,課堂中借助GGB數學軟件,動態呈現立體幾何中的棱臺,棱柱,棱錐的變化過程,激發學生立體的興趣和趣味性。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模型構建,實物感知,小組討論,滲透數學文化多角度實現實體模型與電子信息化完美融合。
福安一中林旭老師使用電腦教室給大家展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利用《超級幾何畫板GeoGebra》的學生端,解決《圓維曲線中的定點定值問題》。林老師讓學生在電腦上使用《超級幾何畫板GeoGebra》,獨立利用動畫程序,自行制作相應的動畫,從中發現和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為后續的數學邏輯證明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英語
英語學科,福安市高級中學的蘇錦秀老師開設了復習課《過去分詞作狀語》、來自福安三中的王鑫老師開設了《完形填空的二次開發》、福安一中的劉慧老師開設了《Writing》。三位老師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從不同的角度把信息技術融合到了英語課堂教學中,激活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使與會老師們受到了啟發,老師們對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運用充滿熱情充滿信心。
福安市高級中學的蘇錦秀老師執教復習課《過去分詞作狀語》
福安三中王鑫老師執教《完形填空的二次開發》
福安一中劉慧老師執教《Writing》
物理
物理學科,福安一中呂少永老師執教的《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福安二中陸琳老師執教的《摩擦力》、福安八中黃仙平老師執教的《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均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激發學生積極展開激烈的討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和諧,活潑,創新的學習情境和氣氛令人印象深刻。
福安一中呂少永老師執教《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福安二中陸琳老師執教《摩擦力》
化學
化學學科,福安一中占文芳老師執教的《制作簡單燃料電池的優化探究》以“要想馬兒跑,就要多給草吃”引入課題,先復習燃料電池的原理,結合學生課前設計電池,開展實驗探究,結果發現無法帶動電風扇,引發學生思考,應用智慧課堂提供資料,引領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設計優化方案,通過充分討論,一步步開展實驗探究,最后獲得成功。占文芳老師還給學生演示自己研究獲獎的氫氧燃料電池裝置。
福安二中楊兆華老師執教《設計載人航天器用化學電池與氧氣再生方案》以神州十三號載人航天器視頻引課,開展載人航天器用化學電池與氧氣再生方案設計,通過提供資料,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在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的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子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課堂氛圍熱烈。
福安市高級中學高升國老師執教的《弱電解質的電離》 通過課前預習,展示學生成果,針對弱電解質電離平衡,引導學生進行定量計算和實驗探究,學生參與度高。
生物
生物學科,福安市高級中學肖智勇老師執教的《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以酸堿體質理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實驗,解決實際問題。課上,肖老師很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和諧,活潑,創新的學習情境和氣氛令人印象深刻。
歷史
歷史學科,福安一中繆有光老師執教的《影響人類發展的另一種力量——從疫病的角度看歷史》以疫病塑造世界為核心問題,從國際格局、國家形態、文化生活三個維度引導學生結合各類新情景、新史料對上述問題進行研討探究,突出知識的生成性、應用性、綜合性,運用智慧課堂技術手段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反饋,推進學生的多樣性、創造性的表達,著力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與關鍵能力的培養。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學科,福安一中劉江寧老師開設了《算法及其描述》公開課,福安高級中學的繆允華老師開設了《while循環的應用》公開課,福安二中的林立老師開設了《初始人工智能》公開課。三位老師老師都很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劉江寧老師通過圖形化編程,繆允華老師通過python編程,林立老師通過硬件編程,大大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課堂和諧,活潑,創新的學習情境和氣氛令人印象深刻。
福安一中劉江寧老師執教《算法及其描述》
福安高級中學繆允華老師執教《while循環的應用》
福安二中林立老師執教《初始人工智能》
觀摩課結束后,各學科都以“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慧課堂教學”為主題開展了評課及集備活動。老師們對執教老師能以學生為中心,恰當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了常態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的一些困惑。與會老師結合新課程新教材、新時代教育的要求,明確了信息化與高中課程整合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也對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語文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數學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英語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物理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化學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生物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歷史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信息技術學科評課及集備活動
時代的大浪正在沖擊著傳統教育,學校教育要應時而變。本次市級信息化教學開放活動為智慧教育的落實,實現課堂方式的變革,探討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一系列活動,與會老師收獲滿滿,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有了全新認識。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不斷積蓄育人的科技力量和教育智慧,定能創新教育教學,打造以學定教、精準教學的高效智慧課堂模式,共創美好教育。
供稿|校本部教研室
文字|張志強
編輯|陳 焰
初審|繆有光、陳曼山
復審|繆向光、陳雄
終審|陳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