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錄
1
教育隨筆
少年歡樂暴雨中 王小平
朗誦比賽后記 陳佳偉
2
散文雅舍
談“味道” 阮寧寧
3
詩歌回廊
紅船 張志強
少年與詩 高一(8)班 黃若萱
4
古風雅韻
為福安一中學子勤勉求學而作
李鈴泉
蝶戀花·過富春溪畔 陳曼山
5
品讀經典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高一(1)班 郭冉晞
6
習作天地
那聲音,常在我心中
初一(6)班 林楨婧
有詩,有詞
高一(10)班 吳長虹
本固枝榮,妙手自成
高二(10)班 陳欣欣
君子務本,本立而“妙”生
張林華
7
五育通感
舞蹈:畬鄉紅嫂情 朱思靜 吳貞
插畫:碎片 高一(10)班 雷雨晨
教育隨筆:
少年歡樂暴雨中
朗誦比賽后記
陳佳偉
散文雅舍:
談“味道”
阮寧寧
詩歌回廊:
在百年前的今天
一只泊于浙江嘉興南湖的
紅船
悄悄隱藏了自己的歌謠
它輕盈的船體
負載起了泰山的重量
船漿輕搖 向湖心
一份偉大的綱領
一份驚天動地的宣言
在水聲中抒寫
在刺破迷霧的朝陽中誕生
激動 激動
它想用渾厚的歌喉放聲大唱
但不能 四周有狼
它用低沉、緩慢而激昂的聲音
宣讀 中國的前途
它的目光從未如此深遠
踏實和明亮
啊
紅船雖輕,
卻托起大地的情感
紅船雖小
卻醞釀偉大的理想
紅船雖平凡
卻構畫壯麗的事業
紅船雖樸素
卻放射神圣的光芒
我不禁沉思
從南湖的紅船到共產主義的紅船
這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從偏僻鄉村到現代化文明中國
這之間有多少風云動蕩
這一切
自紅船分娩了
親愛的黨的那一天
便把追求真理的歷程
告訴了大地的每一個方向
今天 我們深情祝福
紅船的生日
我們追想它的苦難與奮斗史
更遐想著它未來的輝煌
今天 面對中華的滄桑巨變
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
我們都是紅船的孩子
在同一艘大船上航行
有共同的使命 信仰
在齊心劃著大漿
既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
又托舉著嶄新的希望
少年與詩
高一(8)班 黃若萱
初秋,天色冰涼;
這是序曲,亦是篇章。
梧桐葉站滿枝頭,
它不記得過往。
少年踮起腳,身影修長。
她看見野花壓滿枝頭,
沿著狂野生長;
她看見簡陋的秋千架,
已掛滿了藤花。
夕陽被樹影剪碎,
落在眼里;
她把自己揉碎,
夾在詩里。
電風扇吱呀
她在日記本里想象星空
燈火繾綣的夜里,
疲憊爬上了窗欞。
朦朧間的紙筆,
寫下不甘放棄。
(指導老師:張志強)
古風雅韻:
為福安一中學子勤勉求學而作
李鈴泉
品讀經典: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臨砌影,寒香亂,凍梅藏韻;離柳塢,度回廊,孤芳自賞。一路行來,過清堂,茅舍,堆石為垣,編花為門,終至櫳翠庵。道袍一襲,綺羅紈綿不肯沾身。檻外,人倚梅花,梅花倚人,倚與不倚都零落;人似梅花,梅花似人,似與不似亦奇絕。
習作天地:
人人都喜歡追求自由,可沒有約束的自由是放縱,沒有方向的自由是迷茫。在我的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讓我在享受自由的同時,卻也奮力朝著目標前進。
六歲那年,我與古箏結緣。最初僅僅是覺得好玩,但在無數次跌倒再爬起之后,古箏,已然成為我心靈上的寄托。每當我撥動琴絲,那聲音如淙淙泉水淌過我的耳旁,洗滌我的心靈;像柔柔春風撫摸我的面頰,溫暖我的心房。
“這題到底要怎么解啊……”我將手指插進發間,煩躁地將錯誤的計算過程劃去,隨手就將筆摔到桌上,一看時間,十點半了,我與這題“搏斗”近一個小時,可腦子里還是一片空白。我一氣之下將書合上,心想:睡吧睡吧,對一道題這么執著干嘛,大不了到時候評講認真聽就行了嘛。我轉過頭正要收拾書包,突然看到古箏,它靜靜地橫躺在架子上,不言不語??墒前滋炀毩暤那印稇鹋_風》那氣勢磅礴的曲調突然跳進了我的腦海,碼頭工人們共同抵御臺風的無畏無懼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戰臺風?戰臺風!這緊張激烈的曲子似乎在告訴我: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不付出努力,怎么能成功?我重新坐回桌前,翻開書本,深吸一口氣,繼續演算。在解答出正確答案的一剎那,我突然明白古箏給予我的另一個意義。
除了學習上,在生活中古箏也像一位嚴師陪伴著我。
那天,媽媽對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得金獎啦!”“嗡”的一聲,我感到血液一下子涌上腦袋,渾身發熱,整個人飄了起來。隨后幾天的練習,我開始偷偷地開小差。結果,在一周后的試聽會上,我彈錯了好幾個音。老師失望的眼神像一枚鋼釘扎進了我的心,令我羞愧難當。就在坐立不安的時候,《漁舟唱晚》那悠然自得,閑適自在的曲調飄到耳畔——夕陽西下,余暉脈脈,晃動的水波上,漁人緩緩歸來。我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是呀,比賽的勝利已經屬于過去,我應該做的是繼續好好練習,不斷爭取新的突破,而不是沾沾自喜,那只會讓我止步不前。從那以后,我扎實地完成每一天的基礎練習,向著更高峰攀登。
古箏,它是一個古老的樂器,但它不僅僅只是樂器,我愛它曲調柔和,音韻含蓄,我更愛它琴聲悠悠,常留我心。它讓我不懼風雨,不畏將來,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作為一篇考場命題作文《那聲音常在我心中》,小作者從自己與古箏相伴的時光中,擷取兩個片段,講述悠悠古音中的成長故事。在這里,古箏是嚴師,更是好友,與小作者相知相伴。結尾部分用寥寥數語既點明古箏的重要意義,又做到首尾呼應。全文語言流暢而優美,情感細膩而真摯,值得一讀。
有詩,有詞
高一(10)班 吳長虹
老家臥室里有個上了鎖的柜子,里面整整齊齊地疊放著一摞作業簿??吹贸鲇行┠觐^了,拿出來瞧時,輕輕一碰,暗黃的封面便顫顫巍巍地掉落了一角。翻開來看,略微泛黃的紙上滿是筆力遒勁的字,都是爺爺筆跡。
這一疊作業簿可是爺爺的寶貝,搬了幾回家都沒少一本。上面記著的全是爺爺自己寫的打油詩,一字一句皆是爺爺張揚的青春。有情竇初開的青澀,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氣概,更有攢了數月零錢終于買到一本詩集的歡欣雀躍。兒時翻看只覺好玩,現在再看,就好像通過這些文字我穿越時空,領略了爺爺年輕時的風光。
爸爸說,受爺爺的影響,他的青春里處處是詩詞的足跡??匆粓鲇?,賞一場花開,爺爺教他用詩詞在日記里記錄一天的心情;考試考差了,爺爺就用勵志的詩詞催他奮進,最常說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就連表白時,也是爺爺支招,一句“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便收獲了媽媽的芳心。直到現在,他還會不時在朋友圈里用詩詞分享日常。
我的人生,從懵懂到花季,詩詞就像我的影子。晴空萬里她和我寸步不離,昏天黑地我開一盞燈喚她陪伴。
同學的口袋里都有單詞本,我的口袋里還會有一張便簽紙,上面端端正正地抄著一首詩,或一闋詞。宿舍書架上滿滿碼放著《人間詞話》、《重溫最美古詩詞》、《迦陵詩詞講稿》等等。熄燈后,偶爾窩在被子里,開著手電筒照出一方靜謐的詩詞天地。最喜歡坐在窗臺上,舒舒服服地靠著抱枕,享受著一卷書一壺茶,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愜意。每當這時,我心底總是油然而生一種幸運,正如嚴歌苓所說的“能在陽光明媚的下午,躺在乳白色的皮沙發上讀書;能在讀到絕妙的英文句子時,一蹦而起,在橡木地板上踱步”的那種幸運。也像她認為的那樣“太好的‘詩詞’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難以消化的”,所以常?;匚?、反芻,汲取它的營養。
還有我的弟弟,別人家的寶寶胎教放兒歌,弟弟的十個月是在我錄的詩詞音頻陪伴中度過的。弟弟剛學會說話,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教他讀詩詞,就像小時候爸爸媽媽教我那樣。我念一句“白日依山盡”,弟弟晃頭晃腦、奶聲奶氣地跟一句“白訥依三際”,滿臉得意的神色。我也給他講講詩詞背后的故事,說說李白走過的大好河山,談談元稹和白居易這對好朋友......看著弟弟眼眸中的光亮,我心里就生出美好的希冀,希望詩詞能給他快樂的童年,希望詩詞能給他美好的青春,希望詩詞能給他如影隨形的陪伴,直到很遠,很遠。
捧起一卷詩詞,就容易忘記時間的流逝。在春日曦光中,在夏意蓬勃時,在秋風蕭然里,在冬季暖陽下,讀到一襟夕照,或是滿窗月來。我與淵明共賞秋菊繞籬,在喧囂人境尋一份“心遠地自偏”的安寧;我與蘇軾并肩徐行,在世事浮沉中學會“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我與毛主席同立橘子洲頭,心中澎湃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激情......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的聲音,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情,但詩詞讓我領略了大千世界的萬種風情。如床前灑下明月光,上下千年一夢長;落音花酒之間 ,穿過一字一句和我相見。
那個出口成對、落筆成文的年代,是個連風都可以化作詩的年代。這個詩詞的國度,在經歷了諸多風雨后,仍浸潤著詩詞的芬芳。何其有幸,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何其有幸,我們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何其有幸,我們的青春里,有詩,有詞。
本文視角獨特,取一家三代人讀詩做詞的文化生活為題材,不僅寫出個人的精神自足,更體現出優良家風的承傳,給人以深刻的啟發。文章立意深刻,寫出詩詞已然超越了單純的愛好,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乃至于構建出一片精神的綠地。詩風詞云飄浮于字里行間,優美文字的背后是小作者詩意盎然的內心,讀者不可不察也。
“本手、妙手、俗手”是圍棋的三個術語。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妙手;否則,難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學生練寫佳作】
文章富有思辨性,語言較為嚴謹,清晰明了地論述了本手和妙手之間的關系,列舉時事熱點人物谷愛凌、羅翔等人的事例,較為貼切地論證本手的重要性,最后聯系國家發展,再次強調打好基礎的重要性。
【教師下水作文】
面對棋局,有的人踏踏實實從“本手”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厚積薄發,未嘗沒有妙手偶得的驚艷;而有的人急功近利,熱衷追求“妙手”,處處想要出奇制勝,難免根基不穩,最終淪為“俗手”。人生如棋,棋如人生。面對人生的大棋,我們應當從“本手”開始,在肥沃的基礎土壤上培育出美妙的創造之花。
我們常常只驚艷于《蘭亭序》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卻忽略了王羲之“墨池”邊的勤學苦練;我們常常只驚艷于“水花消失術”,卻忽略了全紅嬋每天數百次的練習;我們常常只驚艷于《只此青綠》的“精妙絕倫”,卻忽略了王希孟的苦心孤詣與舞蹈隊員們的艱辛付出……是??!我們總是驚艷著他人的“妙手”,也忽略著他人為此“妙手”而付出的無數次“本手”的工夫,總是錯誤地認為那些“妙手”只是幸運之神的偶然眷顧,總是錯誤地以為不從“本手”開始也能輕而易舉地做到。
如果說每一個高難度進球是科比的“妙手”,那么每天在洛杉磯凌晨四點鐘開始的練習就是他的“本手”;如果說每一段精彩的對話是海明威的“妙手”,那么一次又一次的手稿修改就是他的“本手”;如果說每一次觸摸星辰是航天人的“妙手”,那么無數次夜以繼日的科研攻關、艱苦訓練就是航天人的“本手”……哪一個人成名成家的“妙手”只來自幸運之神的垂青呢?哪一個團隊成就輝煌的“妙手”只是唾手而得的呢?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笨墒?,很多人恰恰只把奇崛當成了尋常,只把艱辛看成了容易。多少人以奇奇怪怪的“丑書”博取眼球就自詡超越顏柳歐趙蘇黃米蔡呢?多少人寫幾句尖酸刻薄的話就自以為魯迅再生呢?多少人做幾句自以為驚世駭俗的“屎尿”打油詩眼里就沒有了李白杜甫呢?……這些人看似創新,實是欺世盜名、嘩眾取寵;看似熱衷于“妙手”,其實早已失去了“本手”的根基淪為“俗手”而不自知。不亦悲夫!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世間沒有無本之木,也沒有無源之水。反過來,木的生長,是本的追求;水的奔向遠方,也是源的向往。如果說,沒有“本手”的“妙手”,像根本不固的木與泉源堵塞的流,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那么沒有“妙手”的“本手”同樣缺乏靈動的創造力,也不能得到境界上的提升。只有在本手中出妙手,在妙手中見本手;在基礎中出創造,在創造中見基礎,才能長期穩定地發展。
《論語》有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國際形勢波詭云譎,面對時代這盤大棋,我們都必須務于“本手”,生出“妙手”,才能做好時代的執子人。
君子務本,本立而“妙”生。
五育并舉:
(編導:朱思靜 吳貞)
原創舞蹈《畬鄉紅嫂情》作品說明與欣賞
崢嶸歲月,閩東黨組織屢仆屢起,始終高舉武裝斗爭旗幟,前仆后繼,為閩浙贛乃至中國革命事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閩東優秀兒女舍小家顧大家,在硝煙戰火的洗禮中,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贏得了紅旗不倒的贊譽。
1933年6月,作為中共福州市中心市委秘書長的女共產黨員曾志,被選為福霞縣委書記,派往閩東協助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國民黨保安團為了抓捕紅軍,在閩東一帶展開了清剿,曾縣委所在的畬族山村,也沒能幸免。一位好心的畬家嫂子,扶起因病虛弱不堪的曾志,準備撤離,可懷里孩子卻拖延了她們奔跑的速度。畬嫂思慮片刻,毅然決定把孩子放在草叢中,背起曾志迅速往后山安全地帶撤離,最后成功脫險。她那無比高尚的舉動,一直使曾志感嘆不已,終生難忘。
都說,打仗是男人的事業??善羞@些優秀而平凡的女性,她們把青春和熱血獻給了真理,不懼刀山火海,在戰場上盡顯英雄本色!她們是盛開在閩東大地上的畬豹花,漫山遍野,鮮艷奪目!
整個舞蹈就是根據革命戰爭時期《畬嫂救曾志》這個故事展開的。舞蹈一開場,在蒼茫的暮色中,傷員們從戰場上退下,他們有的互相攙扶著,有的背著傷員,步履艱難蹣跚。但是,當一聽到戰斗的號角,他們又以最頑強的姿態,迅速地集結在一起,再次投入新的戰斗!面對槍林彈雨,他們毫無畏懼,舍身成仁。戰場的后方,畬嫂放下了年幼的孩子,背起受傷的曾志……重新奔赴戰場的曾志和戰友們一起打贏了戰斗,作為一個英雄被大家高高托舉起;而畬嫂正在焦急地尋找著她的孩子,終于,她欣喜若狂,在草垛里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舞蹈的最后,曾志向畬嫂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1994年的時候,曾志回到闊別多年的福安參加閩東蘇區創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她才知道那個畬村叫小坑,那位畬家嫂子的名字叫藍金妹,可惜的是,那位樸實而偉大的畬嫂已經離開了人世……曾志一直遺憾沒有機會當面和畬嫂鄭重地說聲謝謝。所以,在舞蹈的最后我們設計了這個軍禮,可以說是替曾志老前輩彌補了她一生的遺憾。
福安一中舞蹈團的同學們,以鏗鏘的步履,展現了革命者前仆后繼、捍衛真理的力量;以堅定的信念,再現了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黑暗終將過去,光明已經到來!節目最后定格的軍禮,是對革命先輩的致敬與緬懷!洋溢在同學們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感皆在舞姿中得到盡情綻放、升華!
用色彩銘記人們以愛相擁的瞬間
END
供 稿|福安一中《靈谷文苑》編輯部
刊名設計|劉江楠
封面設計|何 俊
初 審|陳曼山
復 審|陳 雄
終 審|陳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