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春,新冠病毒在武漢點燃了一場戰“疫”的烽火。表征不明、變異多端的新型病毒短短半月內肆虐多地。每天病患通報的新聞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起了勇士們奮不顧身的行動:84歲的醫學泰斗親赴戰場,50多地醫護人員勇敢逆行,各地華僑傾囊相助,將醫療設備送往武漢……面對全然未知的危機,中國人民卻表現出驚人的凝聚力與責任心?!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這是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共識,更是中華民族烙在骨血里的魂魄!煌煌中華,是由這樣的我們造炬成陽!
“風起于青萍之末”——在這場疫情面前,這句話更顯其深意。每一個個體的防護都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千千萬萬無辜無力的人民負責。太多人都明白個體責任意識的重要性了:返鄉人員毅然退票留守危城,不愿讓親人承受風險;各地片兒警、居委會使盡渾身解數,把居民“趕回家”……這種情況下,只有每個人保證好自己的健康,才能最終打敗病毒。只有每個人都重視個體的力量,才能保證國家整體的力量,抗擊肺炎應如是,國家發展亦如是。
在國家面臨挑戰時刻,不僅需要全體人民的參與,更是需要先驅者站在危難的第一線,有他們的無私無畏,才有國家的斗志和希望;有他們的發光發熱,才有國家的一往無前。
“武漢醫院全力以赴抗擊病毒,10萬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百來臺挖掘機同時工作,工程師與建筑團隊24小時輪工10天建成新醫院;各地愛國人士組織了一次又一次捐贈活動,將物資從國外迢迢千里送來。如果說個人力量只是星星之火,那么先驅者便是燃燒自己的引線,用自己奉獻串聯起人們的力量。
這次戰疫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步調一致,中國先驅者的奉獻,還有中國團結一心、共渡難關的力量。這種精神內核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歷史中沉淀,在苦難的淬煉中發光,助力中國在世界東方屹立不倒。87年大興安嶺發生森林火災,數以千計的戰士前赴后繼,各地人民慷慨解囊,人們湊著糧票換物資,用最簡陋的裝備和最無畏的奉獻精神28天撲滅大火。2008年的汶川地震,援救人員爭赴災區,各方捐助匯集汶川,盡力將災害減小,救助更多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災害面前,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得到充分的體現,這讓身為一份子的我們深感自豪,也讓身為一份子的我們時刻銘記,泱泱華夏,煌煌中華,不是一人之力造就的國家,我們應當心手相牽,造炬成陽!